学生动起来体育课活起来日前,在山东华宇工学院的校园内,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跆拳道、啦啦操……多种体育项目异彩纷呈,操场上欢呼声阵阵,处处散发着运动的热情与活力。
如何让体育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这是高校公共体育课面临的一大难题。山东华宇工学院执行院长梁玉国指出:“要打破常规,大胆创新,体育不仅要教会技术与技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让体育在育人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理念8868体育官网、思路、制度、体系等方面突破旧有框架,加大体育设施投入,优化资源,实现学校体育软硬件资源的双升级,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以体育人成效凸显。
在山东华宇工学院科技文化艺术节的“演WU大赛”和球类联赛上,学生们尽情地展示着体育和艺术等方面的技能,在汗水中迸发,青春在阳光下绽放。
“这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缩影,各类赛事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让学校体育焕发了新活力。”体育教学部主任刘瑞平说。
近年来,学院以《山东华宇工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为制度引领,搭建体育俱乐部平台,实施“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将体育教学、训练、赛事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实现体育活动对学生校园生活的全覆盖。
学院通过俱乐部制改革,每个分项俱乐部编制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基本实现了“教学内容个性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管理规范化、教学评价多元化、课内外一体化”的目标,构建了课程教学、课余训练、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赛事“四位一体”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
如今,学院体育俱乐部已由最初的7个发展为15个,现有俱乐部成员约1.2万余人。在学院的领导下,体育俱乐部还成立了俱乐部联盟,全面负责体育俱乐部的各项活动,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常年不断线、人人都参赛”的格局。学生通过参与比赛组织、裁判、宣传、督导等工作,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体育俱乐部迄今开展各类活动竞赛达1000多场次,参赛学生达2万多人次,全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空前高涨,呈现出以体育俱乐部内部比赛为基础,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球类联赛、“演WU大赛”为亮点的品牌效应。
近两年,学生参加校际各级体育赛事共获得金牌6枚,其中武术俱乐部的韩晨雨同学获得山东省第十六届大会武术比赛女子太极拳冠军,实现了学校本项目比赛零的突破;田径俱乐部朱帅同学获得山东省第十六届大会田径比赛铅球冠军。
在山东华宇工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使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好习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2项运动技能,提升学生遵守规则意识和尊重对手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勇于拼搏、团结合作、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
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大学体育课程开设15个体育项目。其中,既有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有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既有适合体质好的学生的大运动量项目,也有适合体质弱的学生的小运动量项目,满足了不同体质、不同爱好、不同性别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调动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热情,推动学生们“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体育俱乐部以项目为基础,让有共同爱好的学生成为一个团队,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完成体育俱乐部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刘瑞平教授说。
来自电气工程学院的毕展玮是篮球俱乐部的主席,自从大一入校就选择了篮球项目。课堂上,他学习篮球理论、技能、规则以及赛事组织等知识,课外活动时间,他天天坚持打篮球。通过两年的学习,他的篮球技术有了明显的提升,已经成为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并且还能组织俱乐部篮球联赛。
学生在体育俱乐部中,不但学会了技能,还学到了如何进行团队管理、赛事组织以及裁判等,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原来放假我家孩子就在家玩游戏,现在每天都会出去跑步、打球。”来自羽毛球俱乐部的赵婕妤的家长说,“在学校的教育下,孩子由原来喜欢运动却不知道如何去做,转变为积极参与、选择喜欢的项目。”
每天课外活动时间,学院充满了运动的气息,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等样样俱全,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馆等各个场馆爆满,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
同时,学院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教授帮扶”计划、校内外培训、示范课、内部教学比赛、专题研讨、专项能力提升等形式对教师进行业务技能培训,精心打造专业技能高、理论素质硬、爱体育、懂思政的体育教师队伍,为确保体育课程改革有效落地提供了保证。
体育教学部的女教师闫桂玲说:“和以前相比,我现在上课更加得心应手,更加自信。”俱乐部制改革实现了教师专项专教,每位教师教自己最擅长的项目。教师的专项专教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相结合,让整个体育教学达到了“1+12”的效果。
经过两年改革实践,大学体育课基本做到了“教会、勤练、常赛、出彩”,达到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
从这本会说话、可视听的《课程思政案例集》中,读者不仅能阅读到体育各个俱乐部项目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文案,还可以通过用手机扫码,看到和听到该课的课程思政教学实录,犹如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到教师在课堂上、在球场上、在体育馆里是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的,也会看到和听到学生在运动场上是如何感受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
针对体育课程特点,学院开展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深入挖掘体育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探讨思政元素切入点、融入点,将其有机融入体育教学之中,教师们通过探索课程思政案例、录制视频,插入二维码,形成了“会说话”的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案例集。
学院积极拓展体育俱乐部的育人功能,努力将体育俱乐部打造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成长平台。
学院在体育俱乐部组织架构设计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生“三自”管理能力,学生由原来体育课的被动参与者变成体育俱乐部的主人,无论在日常管理中还是在俱乐部各项比赛和活动中,他们都发挥了重要的自我管理作用。由于俱乐部成员来自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年级,这种由教师指导、学生主导的自我管理模式,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体育俱乐部里找到了归属感和快乐自信,有效促进了俱乐部“大家庭”的快速融合。
在参与俱乐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自己组织比赛、自己裁判,自己主动思考、自己主动参与规划组织各项俱乐部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我每天和同学都会跑至少两公里。两年以来,我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体测1000米原来不及格,现在已经达到了良好。”乒乓球俱乐部的龙万令说。
学院在大学体育改革实践中,既推动体育锻炼与体育竞技、体育素养和体育精神的对接融合,又深化体育元素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对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大幅提升,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网络依赖指数显著下降,满意度明显提高。
“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山东华宇工学院将继续以开拓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推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作出应有的贡献。